竞 赛 期(8月~9月) 训练任务1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2掌握与提高专项技术3发展速度与速度耐力4参加各级比赛,创优异成绩5培养勇敢顽强的品质阶段训练计划:1 时间: 20103~201052 任务:提高一般训练水平;发展内脏器官;发展速度、耐力,进行肌肉建设性练习。
要把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懂礼貌、讲文明、爱吃苦”的品质,有计划地安排优秀运动事迹的讲解,加强跟班主任、家长、校领导的联系,使学生能安心训练,无“后固之忧”。
重点抓住短跑、中长跑、投掷项目的技术训练,身体素质训练。训练时间:2008年3月至7月,16:10至18:00 具体训练计划:(一)、调整阶段(春季)主要任务是调整队伍,挑好有潜力的苗子,主要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提高运动员的力量、柔韧性、弹跳等等素质。训练强度不要过大,但运动量要大。
1、负重抗阻力训练 (1)深蹲:4-6组,每组4-6次。每周安排1-2次。(最大负荷量的60-80%,逐渐增加负荷重量)。(2)半蹲:负荷杠铃,半蹲停留3-5秒,再快速蹲起。4-6组,每组6-8次。每周安排1-2次。(最大负荷量的70-85%,逐渐增加负荷重量)。
2、周一:速度训练 - 准备活动:慢跑1600米,压腿和柔韧性练习。- 训练内容:进行30米、60米和80米的快速跑动练习;快速高抬腿10秒,共3组;单脚提重40次,共3组(根据时间可增加次数)。- 结束部分:放松跑600至800米。 周二:力量训练 - 准备活动和放松跑与周一相同。
3、下表为赛季训练计划,各个层次的400米运动员都可使用(以400米跑成绩约为46秒的运动员为例)。每次跑有适当休息时间。例如,3X300米,速度50秒,休息1分钟,400米训练计划示例秋季(9—12月)星期一 1;准备活动;1-2公里热身跑,2;柔韧性练习,3;2X600米速度90秒,休息15分钟。
4、田径跑步训练计划表:速度训练 基础动作练习:绕场地7圈,进行30米小步跑、高抬腿、车轮跑、后蹬跑、行进间踢腿,每项练习各两组。这些动作有助于提升步频和腿部力量。敏捷性训练:绕场地进行S字形跑两组,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变向能力。
5、田径跑步训练计划表如下:速度训练 绕场地7圈30米小步跑: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和频率。 高抬腿:提高腿部摆动速度和力量。 车轮跑:增强腿部后蹬和前摆的协调性。 后蹬跑:强化腿部后蹬力量,提升速度。 行进间踢腿:增加腿部柔韧性和力量。 绕场地S字形跑:提高变向速度和灵活性。
6、速度训练:绕场地7圈30米小步跑、高抬腿、车轮跑、后蹬跑、行进间踢腿各两组、绕场地s字形跑两组。反应训练:绕场地7圈。拉韧带练习。30米折返跑、反方向起跑训练、听信号做起跑练习、听哨音做跑停练习。耐力训练:5分钟跑。压肩,压腿。原地30秒小步跑、高抬腿各两组,蹲起50下两组。
1、在强度大的训练和比赛中,由于缺氧和代谢产物的积累,引起部分纤维过多而又得不到完全放松或局部痉挛,故在整理活动中做些肌肉伸展、牵拉操(个人或双人)、慢跑、步行、放松体操等,可使全身器官得到恢复。有研究表明,积极性休息的最适宜强度是最大吸氧量强度的20%—60%之间。
2、跑步过程中,保持均匀的速度,避免一开始就过于用力,导致体力过早消耗。适当调整呼吸频率,保持深呼吸,有助于提高氧气供应,提升耐力。同时,注意保持正确的跑步姿势,避免不必要的身体负担。正确的跑步姿势包括抬头挺胸,双臂自然摆动,脚步轻盈。最后,冲刺阶段是检验训练成果的关键时刻。
3、运动或比赛后,应做好放松活动,以尽快恢复体力和肌肉的力量。其方法是对身体各部分进行放松性的抖动、拍打,双人合作互相按摩等。 等全身发热时才脱外衣,长跑结束后应立即披上外衣,以防伤风感冒。
4、第一阶段:采用一般的训练强度,进行增强体力的身体训练。第二阶段:采用高强度的训练,加强技术训练和专项素质训练,有意识地把专项素质和技术结合起来、加大训练负荷、在训练中注重技术,作风与心理素质的培养。
5、整个训练计划的结束部分同样包括压腿和放松活动,帮助运动员恢复体力,预防运动损伤。尽管训练量较大,但通过合理的安排,训练效果显著,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次训练后,教练会根据运动员的表现进行总结,调整训练计划,以确保运动员能够在科学训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竞技水平。
6、采用一般的训练强度,进行恢复体力的身体训练。小学生田径训练第二阶段采用较高的训练强度加强技术训练和专项素质训练,有意识地把专向素质和技术结合起来,加大训练负荷,在训练中注重技术,战术,作风与心理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