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城区场馆建设处处长黄晖介绍,此次五棵松体育馆改造工程本着绿色、共享、科技的改造提升原则,一方面在满足北京冬奥会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冰篮转换”兼顾赛后利用,实现精彩奥运与可持续利用双目标。
五棵松体育馆的改造亮点是6小时冰篮转换技术。这一技术可以让场馆根据比赛需求快速切换冰场尺寸,同时保证冰面温差在0.5摄氏度以内。尽管五棵松体育馆能够举办冰球、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三个冬奥项目的比赛,但为了更好地提升观众观赛体验,北京冬奥会期间仅将其作为冰球比赛场馆。
五棵松体育中心的特色在于:首先,我国冰上场馆数小时就能实现场地的转换,第一天刚打完CBA常规赛,第二天即可完成转换,成为冰上比赛场馆。
年,五棵松体育馆同时成为职业篮球和职业冰球两个赛事的主场,经过对场馆制冰和除湿系统进行改造,已经实现了六小时内完成冰球、篮球两种比赛模式的转换,成功举办了多场冰篮背靠背比赛。2020年4月30日,五棵松体育馆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将打造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球比赛场馆。
五棵松体育馆(举办冰球比赛):五棵松体育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篮球比赛场馆,经过改造后体育馆可在6小时内实现冰球、篮球两种比赛模式的转换。北京冬奥会赛时五棵松体育馆将承接女子冰球和部分男子冰球项目。
五棵松体育中心 场馆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改造,改造后场馆两种尺寸的可转换冰场,不仅是冰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等赛事通用型场馆,还能够在6小时内实现冰篮转换,还原为篮球场,是名副其实的双奥场馆。
可容纳观众约18000人。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上项目场馆,国家体育馆已经初步形成改造方案,2018年底前将开始改造。冬奥会期间,将转换为冰球(男子)的比赛馆,可容纳观众约18000人。
座位数量:约91000个这包括80000个座位和11000个临时座位 在奥运会期间,这里用作竞技体操、蹦床和手球,而在残奥会期间,这里用作轮椅篮球。奥运会后,国家体育场作为北京的体育设施,成为集体育竞赛、文化娱乐于一体,为市民提供多功能服务的活动中心。
可容纳观众约18000人,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上项目场馆,国家体育馆已经初步形成改造方案,2018年底前将开始改造。冬奥会期间,将转换为冰球(男子)的比赛馆。
1、年冬奥会冰球在哪个场馆举行 国家体育馆(男子冰球)、五棵松体育馆(女子冰球)。冰球是最具竞争力的团体冰上运动之一。它是多种滑冰技术与灵巧曲棍球技术的结合。这也是北京冬奥会的第一个项目。运动员们穿着溜冰鞋,手里拿着冰棒跑步,为球而战。
2、五棵松体育中心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冰上项目场馆之一。它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复兴路69号,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能容纳18000名观众。五棵松体育中心包括地下1层和地上6层,高度为286米,自2008年奥运会后,它已成为文化体育活动的标志性场所。
3、在2022年备受瞩目的冬季奥运会中,冰球作为一项激动人心的团队运动,其比赛将在两个场馆举行。男子冰球项目将在国家体育馆展开激烈的角逐,而女子冰球赛事则将在五棵松体育馆上演。冰球运动融合了滑冰技巧和高超的曲棍球策略,是北京冬奥会的首个亮相项目。
1、其中包括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速度滑冰、冰壶和冰球等项目。其中,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的比赛场地设在了首都体育馆,速度滑冰则在国家速滑馆举行。冰壶比赛则在国家游泳中心进行,而冰球比赛的场地则由五棵松体育中心和国家体育馆共同承担。
2、水立方、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馆和首都体育馆,将分别举办冰壶、冰球、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的比赛。新建的国家速滑馆,是北京主赛区标志性场馆,也是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被形象地称为“冰丝带”。
3、年北京冬奥会场地包括以下几个:开闭幕式场地:国家体育场。冰球项目场地: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速度滑冰项目场地:国家速滑馆。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项目场地:首都体育馆。冰壶项目场地:国家游泳中心。滑雪项目场地:首钢滑雪大跳台、云顶滑雪公园、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4、五棵松体育中心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复兴路69号,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冰上项目场馆。五棵松体育中心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能容纳18000人。其中地下1层,地上6层,高度286米。2008年夏季奥运会后,成为了一座文化体育活动的地标式场馆。
5、首都滑冰馆:作为训练场馆使用。首体综合馆:同样作为训练场馆使用。临时搭建场馆:北京颁奖广场:位于奥林匹克公园内,用于颁奖仪式,可容纳10000名观众,赛后将拆除并恢复现有广场。这些场馆共同构成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比赛和训练设施,为运动员们提供了良好的比赛和训练环境。